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  计划规划

佛山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表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发表时间:2015-07-03【打印】【关闭】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四)

 

佛山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24在佛山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正规365体育投注局长  万志康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措施,大刀阔斧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保持总体平稳,计划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较好完成。据统计,向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经济社会发展13项主要指标中,11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人均生产总值增速2项指标不能完成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完成(或超额完成)的11项指标包括: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0.73亿元,增长14.3%,比预期目标高4.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2612.45亿元,增长15.0%,比预期目标高3.0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0.58亿元,增长13.1%,比预期目标高4.1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值688.2亿美元,增长7.6%,比预期目标多48.6亿美元;

——预计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550元,增长9.0%,与预期目标持平;

——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0元,增长9.6%,比预期目标高0.1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2.35%,实现控制在3.0%以内的预期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7.44‰,完成省下达任务,实现控制在7.73‰的预期目标;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增长2.3%,实现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

不能完成的2项指标分别是:

——地区生产总值7603.28亿元,增长8.6%,比预期目标低1.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全球经济长期结构性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影响,我市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外部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内部结构调整促使我市经济发展进入“结构性减速”通道,加之一汽—大众产值数据不纳入我市统计等非正常统计因素影响,我市经济增速出现趋势性回落,导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未能完成年初既定的指导性目标任务。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3825元,增长8.0%,比预期目标低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趋势性回落和我市仍处常住人口净流入的双重影响,人均生产总值增速不能实现预期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扩投资、拓消费、稳外贸,多管齐下推动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7603.28亿元,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142.47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4687.02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2773.80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比重为1.961.636.5,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发挥投资的关键带动作用,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位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612.45亿元,增长15.0%,连续两年保持15%的高速增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13.9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15.5%,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6.6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03.1%,南海移动物联网、华南口腔医疗器械产业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

消费市场平稳畅顺。抢抓消费升级机遇,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费成经济发展源头活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0.58亿元,增长13.1%。汽车、信息消费成为热点,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消费零售额427.23亿元,增长26.2%。消费价格基本平稳、环境继续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增长2.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万达广场开业,祖庙、桂城、大良、荷城、西南等商圈提升,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进出口增长领跑珠三角。强化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24条,推动进出口难中求进、危中寻机,一路领跑珠三角。全市进出口总额688.2亿美元,增长7.6%,其中出口467.2亿美元,增长9.9%;进口221.0亿美元,增长3.2%,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排珠三角9市第3名、第2名和第3名。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基本稳定,一般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落实省部合作协议,领衔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82.94亿元,增长11.9%,其中装备制造业5168.26亿元,增长15.6%,先进装备制造业正引领产业转型向纵深推进。强化工业技改投入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示范应用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78.56亿元,增长23.7%,新增新能源电动汽车617辆,建成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4.5万千瓦。实施全产业链招商模式,新引进北汽福田、长城华冠、青岛四方等优质项目,本田变速箱、百威啤酒、爱信精机等外资龙头项目增资扩产,全市实际吸收外资26.56亿美元,增长5.35 %;新批或净增资超千万美元项目73个,投资总额39.8亿美元。   

第三产业加速提质。深入实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金融物流、会展商贸、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科技服务等行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日益突出。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广东化工交易中心、国脉互联网金融、宜家家居、永旺梦乐城、希尔顿酒店、新加坡华南中心等项目签约落户,欧浦钢网成功上市,深交所全景(广东)路演中心正式启动,长鹿农庄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民营企业稳健经营。创新政府帮扶机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全市有超千亿元企业1家,超百亿元企业11家。落实惠企政策措施,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全年共计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税收0.54亿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约4亿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管理创新,全年安排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到国有企业挂职培训,36家重点培育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民营企业精英研修班。

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出台《佛山市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实施意见》,争创全国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金融创新迈出新步伐。组建金融投资控股公司和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产业金融引导基金、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基金等,全市新增银行2家,保险公司4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融资租赁公司10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上市企业(含新三板)13家,股权投资机构总数达226家,注册资本超过384亿元。广东金融高新区加快建设,累计投资项目216个,引进投资总额507亿元。佛山民间金融街集聚发展,吸引60多家金融机构进驻。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预计全市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产学研协同推进,成立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引进中科院创新团队近90个,开展项目合作超过1100项。创新队伍发展迅速,全市入选“千人计划”达23人,拥有省级创新团队5个、市级创新团队29个。

    (三)改革创新活力迸发

  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率先编制出台政府权责清单,市、区两级部门11大类行政职权全部依据明确、网上公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新一批改革目录,上级部门下放事项的承接率达95%,本级政府改革事项落实率达99%。注重政民互动,建成佛山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平台,推动网络问政、网络行政、网络监督“三网融合”。创新政务服务,形成“上连省厅、下至镇街”的四级联动综合网上服务体系,建成企业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办事综合服务窗口,铺设616台“市民之窗”,办理业务39万笔。

经济体制改革亮点纷呈。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立企业投资管理“三单”模式。全面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和联合审批改革,实现企业登记“一站申请、一窗受理、一表登记、并联审批、六证联发”,试行企业注册登记同城通办。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改革,验收时限从原来的最少半年左右压缩到平均8个工作日左右。加快营商环境建设,成为广东省唯一的“非特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市。

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水区和顺德区的均安镇、容桂街道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两个平台”(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和农村财务监管平台)运行良好,全市累计进入平台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有7.7万宗,涉及合同标的总额426.09亿元,平均增值率达13.97%,共有5477套账务在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实施监管。

社会管理改革有效开展。全面开展“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民主议事和决策机构基本实现村居全覆盖,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志愿者注册率达8.3%以上。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持证社会工作者共3245人,比去年增长86.3%。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市一医院托管禅城区人民医院、同济医院,市中医院托管张槎医院,试点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全市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51个,为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诊疗服务128460人次。全面创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全省首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四)组团城市精彩缤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贵广、南广铁路佛山段建成通车,高铁经济带构想启航。广佛线二期、南海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加快建设,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动工建设,三号线完成初步设计招标,佛山轨道网梦想提速。广明高速陈村至西樵段(一期工程)、肇花高速三水段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71公里,东联西进步履坚定。禅西大道二期、原G321南海段改造、三花公路改造一期、南九公路复线、佛陈大桥扩建、兴业路北延线三水段、樵乐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建成通车,季华路快速化改造、绿景西路一期完成,魁奇路西延线计划春节前通车,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不断优化。

城乡面貌赏心悦目。城市升级理念深入人心,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强中心”战略深入实施,“一老三新”格局基本形成,老城更靓,新城更美。组团式城市继续提质,顺德新城、三水中心城区、高明西江新城功能逐步完善,佛山新城公共文化中心、禅城绿岛湖湿地公园、南海博物馆、顺德博物馆、高明西江新城体育中心、三水北江体育休闲公园等公共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景观改造成绩突出,佛山新城沿江绿化带、禅城区汾江河滨水长廊、顺德区北滘细海河两岸改造、高明区秀丽河堤围整治成为典型,生产生活幸福感提升。

城市环境整洁有序。继续完善城市管理考评制度健全城市管理成效机制。全面推动项目落实,29个“五位一体”项目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4.96亿元。开展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城中村和社区的设施改造升级,促进社会化市政管理模式向城中村、城乡结合区域延伸。智能交通建设不断加快,全市整合式的“智能召车中心”初步完成,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30.1%

区域合作全面深入。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交通网络对接日益完善,西二环乐平立交建成通车,龙溪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动工,海华大桥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南海区三山长江路对接番禺区南浦大道工程前期工作如期推进。广佛肇经济圈步伐加快,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规划获得省人民政府批复。全面铺开对口帮扶云浮工作,先后组织七次大型招商活动,其中云浮—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会现场签约项目22个,投资总额197.57亿元。扎实推进援藏援疆工作,分别安排援藏、援疆资金0.62亿元和4.31亿元,对口援建项目全数启动。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顺利完成年度任务。

    (五)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监测,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4.25%。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扩大高污染燃料限制使用区域,加快重点工业行业治污改造提升,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预计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63%3.64%6.69%10.33%。全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开展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治理,已有19条河涌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建立广佛跨界区域水污染联防整治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7%

生态建设有序推进。启动省级生态市创建工作,南海区、高明区申报省级生态区顺利通过项目预审。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工作,禅城、顺德低碳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全市共有13家企业列入省第一批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造林更新改造2.26万亩、生态景观林带建设106公里、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70个。

(六)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就业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2363个,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2.95%,创业带动就业36473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得到保障。基本民生继续加强,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增加到2438元,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10.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268.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205.8万人,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居民医保享受本市户籍居民同等财政补贴。底线民生保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510/·月;保障房建设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基本建成9982套;启动7次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发放补贴721万元。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成为全省首个所有区(县)均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城市。率先建设以公益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超过24.3万人,占比超过71.5%。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常住人口人均35元。推进平价医疗服务,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全部设立平价诊室。文化体育事业丰富多彩,成功举办2014秋色欢乐节、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社区及村(居)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加强。

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建成1285家市级食品安全示范点,通过验收“阳光厨房”达到2018家。试点推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建成市级“菜篮子”基地34个。积极推进“平安佛山”创建活动,开展“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我市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比预期大,结构调整困难比设想多,实体经济发展碰到的问题、少数群众生活碰到的问题、社会矛盾化解碰到的问题超出想象,这些都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审视经济新常态,保持我市经济社会稳中有进,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8%,比2014年预计增速3.3%0.5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4%,比2014年预计增速2.8%0.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体复苏快慢有别,美国经济日益稳固,欧元区增长乏力,日本复苏步履蹒跚,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向发达国家回流,特别是俄罗斯、巴西通胀问题严重,预计增速将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下滑、贸易保护加剧、地缘政治冲突等将对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带来挑战。从国内看,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刻变化,从增量扩能为主逐步转向存量优化、增量优质并存,市场竞争从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同时,需求总体偏弱,潜在风险显性,结构调整艰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我市看,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未变,特别是领衔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工作势头形成,转型升级目标日渐清晰,但投资增长乏力,需求不足加剧,创新动力较弱,产业转型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全面认识、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防止淡化发展、防止贬低固定资产投资、防止去工业化、防止忽视本土企业,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趋利避害、奋发有为,努力实现经济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突出结构调整优化,狠抓改革攻坚,强调创新驱动,重视实体经济,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发展条件,结合“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议201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进出口总值增长3.8%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0%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5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汽车、家电、家具等传统消费,发展大众化及特色餐饮,举办“佛山缤纷乐购节”等各类购物节,刺激潜在消费能力。加大对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或改善型自住商品房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新供给方式,激活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体教育、信息服务等新兴消费需求。推进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加快4G推广,发展多样化信息增值消费服务。引导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探索发展线上线下融通的新商业模式,促进实体消费空间和虚拟消费空间拓展的有机结合。合理规划城市综合体建设,优化传统商圈功能,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和配送网络建设,营造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环境。

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落实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措施,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等重要展会,巩固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和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南美、东欧、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提高高新技术、自主品牌产品在贸易中的占比。深挖进口增长潜力,加快推进进口商品采购中心建设,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和采购中心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支持美的集团等龙头企业逐步实施全球化布局,支持有市场、有技术特色的企业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研发中心。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

着力扶持企业平稳发展。落实国家、省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政府服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跨越式发展。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多措并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开展高级经理人、企业接班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

(二)努力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佛清从高速南段、佛江高速、广中江高速顺德段、江罗高速高明段项目建设,力促广佛肇高速佛山段、广明高速陈村至西樵段(二期)等项目早日动工。加快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广佛高速沙涌立交、虹岭路西延线、兴业路北延线南海段、一环西线北延线、绿景路东延线、禅西大道北延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海华大桥、珠江大桥放射线等项目动工。加快广佛地铁二期、轨道二号线一期工程、南海新型公交系统建设,完成轨道三号线工程招标设计工作,加快推进广佛环线(佛山西站—广州南站)、佛肇城际线和广佛江珠线城际轨道建设,争取启动广佛环线(佛山西站—白云机场)、肇顺南城际等项目。进一步加强能源、水利、通信、电网建设,推动光纤入户工程

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落实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筛选优质技术改造项目,最大限度争取省扶持。设立优质技改创新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企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建设“数字化工厂”,推动“机器代人”

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主动适应宏观经济新常态,树立正确招商引资观,以增量优质带动存量优化。瞄准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突出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招商。着力破解土地制约,通过盘活存量用地、收回闲置用地、加快腾笼换鸟、建设多层厂房等多种方式,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突出园区招商、载体招商、专业招商、集约招商、联动招商,推动招建并举、增资扩产。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企业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完善配套政策。创新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融资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基地。落实《佛山市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工作方案》及配套措施,突出智能制造、汽车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生产服务业等5个以佛山为主的重点产业,实施质量提升、龙头带动、重点突破等“七项工程”,2015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加快推进一汽—大众二期、北汽福田、南车高明基地、科达洁能等重点支撑项目建设,抓好在珠海签约10个项目的落地工作。研究出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区域合作工作方案》,加强与珠江西岸其他城市的产业协作,建立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车、佛塑新型显示用ITO导电薄膜、德方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加快轻型纯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物联网和云计算等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优集合票据试点工作。

    持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把握“营改增”机遇,改革创新第三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三产发展驶入快车道。加大金融、物流、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行业改革发展力度,培育电子商务、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新型服务业业态,提升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国药集团中药南方总部、苏宁电子商务运营基地、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等145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季华路中央商务带等重大平台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发展,力促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探索研究制造业进行主辅分离。

完善重大发展平台功能。不断提升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国家高新区、广东金融高新区等高端平台的产业内涵和建设水平,加快南方智谷、智慧新城、绿岛湖都市产业区、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等产业平台建设,增强承接吸收国内外优质项目和高级人才能力。

(四)强调创新驱动发展

深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激励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深化产学研合作,继续推动企业与中科院和各大高校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建设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南海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促进更多先进科技成果来我市转化和产业化。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针对前期在铝型材、陶瓷、家电、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五个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所取得的成果,搭建合作交易平台。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落实知识产权“鲲鹏”和“繁星”计划,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专利标杆企业,促进我市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加强金融发展和创新。联合佛山高新区与广东金融高新区,推进“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创设金融科技产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平台,逐步完善佛山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推进实施科技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投融资支撑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评估、质押和融资抵押的创新平台,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创新融资模式,积极筹建融资租赁公司。大力发展民间金融和股权投资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信社改制。

    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建立健全集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新和丰富人才交流模式。继续实施各类人才发展重点工程,完善高层次人才遴选机制和评审办法。

    (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职能。完善行政职权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将职权清单融入绩效管理,构建多元化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程序化、电子化建设,将南海区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经验推广到全市。进一步深化企业登记联合审批改革,加快建立市、区、镇(街)三级综合服务窗口同城通办、联动服务的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政民互动大平台,完善改革发展市民建言献策平台,激发群众参政议政热情。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备案制为主的企业投资管理体制,赋予企业更大的投资自主权。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创新融资模式,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继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选择镇(街)为试点,整合理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系和交易平台。稳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加快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制定佛山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速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

深化农村基层治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完善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和集体资产管理交易运行机制,建立市、区、镇(街)、村(居)联网的农村股权管理交易平台。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继续开展城乡社区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构建社区自治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具有佛山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发挥各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作用,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目录的编制工作,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健全社工人才评价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六)推动城市价值持续提升

实施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坚持规划引领,加快编制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打造佛山中轴线,推动“一老三新”特色发展,加快西樵山片区、三山新城、高明西江新城、三水新城等片区建设。依托桂畔海、博爱湖、听音湖、明湖、云东海等水道和生态片区,打造一批生态景观带和滨水地区,展现岭南水乡特色。实施百村升级计划,重点推进30个特色古村落活化、30个城中村(旧社区)改造和48个新农村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宜居社区。加大“三旧”改造力度,鼓励建设多层厂房。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继续完善城市管理考评机制,优化考评模式,从严进行考评。继续实施好洗、扫、考、罚等系列措施,重点加强道路卫生、绿化营养、污染源头管控、户外广告清理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的整洁度、美观度。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力争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到32%。全面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力促城市管理无缝隙、社区治理无盲点。

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八大环境”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诚信建设为龙头,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持续推动“微文明”市民行动,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微文明”品牌。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深入推进区域合作。扎实做好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九年大跨越”各项工作,力争考评成绩理想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项目,共同编制广佛同城化“十三五”规划,争取在产业布局、交通对接、环境保护、服务辐射等方面合作取得更大突破。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谋划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综合实验区。抓好对口帮扶云浮和援疆援藏工作。

    (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狠抓节能降耗工作。优化能源结构,严控消费总量,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节能约束性指标任务。加强工业、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完成12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100%。大力推进电机能效提升及注塑机改造,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公共机构节能监察,继续做好全国电力需求侧综合管理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强化环境治理工作。继续健全环保责任体系,出台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有序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广佛交界水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对重点河涌实行“一河一策”,确保广佛跨界水环境整治摘牌。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淘汰或清洁化改造全市范围内10蒸吨以下(含)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锅炉,核定并完成2015VOC重点排放企业的污染治理,对重点行业整治工作开展“回头看”,加快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全面加强危险废物、严控废物等固体废物利用处理,强化医疗废物转运和处置监管。全面铺开村级工业园区排查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强化铁腕执法,加大环境犯罪惩处力度。

加强生态市创建。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工作,确保通过创模复核。继续抓好生态市创建和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工作,力争80%的镇和涉农街道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推动所有镇和涉农街道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佛山大行动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森林质量提升、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五大工程,加速构建森林生态屏障、水系湿地生态等四大生态体系,全面完成3万亩森林碳汇工程造林任务,全市森林面积达129.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以上。

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引导企业自觉减排。加大低碳能源管网规划和建设,抓好禅城区、顺德区低碳示范区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15年底前投放电动公交车1000辆,电动出租车180辆。

(八)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对异地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服务。加大国家职业标准、鉴定题库的开发与更新力度,推动职业技能竞赛常态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工作,研究完善全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统一规范全市工伤保险伤后补缴相关规定,探索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改革。加快新社保卡发放和应用拓展,推进社保业务网络延伸到村居

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至小学每生1370元、初中每生2276元。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促进市、区、镇、村四级文体设施和服务的达标与升级,加快文化馆新馆、博物馆新馆和大剧院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

大力建设平安和谐佛山。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健全劳资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环境和谐有序。



[1] 2014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启动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后的新口径,统计范围为常住居民,2013年及以前为户籍居民。